留学资讯详情

“学院”变“大学”很高大尚有木有!

来源:柳橙网 2017-02-23

现在国外有不少大学为吸引给更多学生,扩充教务资金,“XX学院”摇身一变为“XX大学”,而不关学校本身是不是真的具备可以给学生综合性发展的空间。光从名字来看,很高大尚有木有?现在不仅国外,国内也有很多学校把“学院”改为“大学”的事件发生。



据最新消息称,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此文件明确规定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同时明确,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十三五”时期,继续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与高等职业学校合并;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


“学院”为什么热衷于改成“大学”?


据相关规定,“学院”升格“大学”,必须满足“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但很多学院其实是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


学校改名的情况无非以下两种:


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


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们查看近些年来改过名字的高校就可以知道,很多学校是因为后者。


先来看看2011-2016年间改名的学校(部分数据)



将学院改成大学后,学校叫起来立马高端大气上档次了有木有?


高校改名引发的“口水战”


近些年,引发争议的高校改名事件也不断。有的甚至惊动了教育部。


2015 年,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随即向教育部发函抗议——川大下属的华西医学中心俗称“川医”,与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的简称相同,校友们此后自报家门可能会面临不小的尴尬。


在泸州医学院一方,微博上出现了#坚决捍卫四川医科大学#的话题:“2015.4 我校合理、合法、合规的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新校名授牌仪式完成,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一改最初恭喜祝贺的态度,强烈反对。6 月 26 日全校学子在校内集体发起诉求:坚决捍卫四川医科大学!”



叫“大学”就会比“”学院“好吗?有学者认为,学校规模变大,更容易丢掉办学特色。


在追逐更名的过程中,不少高校为达到更名条件,增设学科、专业。这也导致不少问题的出现,譬如办学者往往忽视增设的学科、专业是否符合本校的定位,能否办出高质量等。


“学院”也未必水平低,这些“学院”较“大学”特色明显,同时也是行业一流,比方说“外交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原工学院”等。


未来:严格本科学校审批制度 高校动态调整成常态


教育部文件确定,“十三五”时期,要坚持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严肃性,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包括高等学校的设立、分立、合并和变更等相关事项,均须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实施,未纳入设置规划的高等学校原则上不予受理。


文件还规定,各地要根据存量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学生就业等因素,逐校核定办学规模。


引导高等学校逐步削减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加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动态调整机制。


有媒体认为,中国的大学重名分、重级别,跟几十年来养成的官本位意识有关,跟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有关,跟教育资源分配体制有关;某种程度上说,也跟一些高校领导缺乏自信、疏于学术与研究管理有关。他们热衷于争资金、买地皮、建高楼、扩规模,热衷于挣 钱、变现、跑部、攀附。他们如此忙乎,花太多的精力去提升学校和自己的行政级别,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哪里还有余力去提升学校的学术与研究能力?


柳橙网每天为关注留学的小伙伴提供最新留学资讯,关注柳橙网微信liuxue-1orange或添加QQ群414073907了解更多留学热门动态,欢迎在线咨询柳橙网www.www.lemaiyaofang.com

柳橙留学资讯
更多留学资讯 >
英国留学资讯 澳大利亚留学资讯 美国留学资讯 新西兰留学资讯 日本留学资讯 加拿大留学资讯 法国留学资讯 新加坡留学资讯 德国留学资讯

柳橙购买推荐

美国TOP61-100名校文书

¥6999.00

美国留学生签证全套服务

¥3888.00

美国TOP31-60名校文书

¥9999.00
首页 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商城
柳橙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