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留学能够改变人的一生。不可否认,出国留学对于一个人的视野和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刚刚去留学的新生来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留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好还是坏,一起来听听海归前辈羊同学是怎么说的。
自回国以来,我便产生了诸多无奈的困惑。
最大的不解之处,来源于国人对留学生这类群体的误读,极易激起我的愤慨——我既理解后辈对于自己经历的求知欲,也反感别人把留学说成是镀金的论断。从这些纷扰的言论中,我似乎也察觉到了出国前的自己,是多么依赖于过来人的朋友圈、他人含糊的说辞、以及自己天花乱坠的想象。
高二那年,身边一些同学陆续坚定了申请国外大学的念头。在我眼里,他们就像一众叛逃的小分队,毕竟申请去国外读书,是回避人生的分流器——高考——唯一理直气壮的理由。啊,有拨人竟然马上要向资本主义世界进击了!他们开始上培训课,考SAT,刷托福,找留学中介,桌上不断堆起比板砖还厚的进口辅导书,触摸着更为地道的英文世界。
升入高三,他们参加完会考,就很少来学校了,基本都泡在各种出国留学机构的班级内。据说这种辅导班最适合发展恋情,想来也是。十七八岁的陌生男女有缘聚在一起,无时无刻都在一门心思地忧虑着,如何在陌生国度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这其中,产生些相依为命的情绪,默默结对在所难免。
再后来,这帮人心满意足地拿上offer,偶尔来班里逛一圈,有意无意地刺激一下为高考而心乱如麻的芸芸众生。
当然,有些人并没有放弃高考。估计是受某种江湖传言的影响——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于是,部分出国的同学就交了高考报名费,考试的时候也跟着大伙儿进教室,在试卷上龙飞凤舞地填上几笔。实话说,我并没有过分羡慕,但仍觉得挺酷。我曾不止一次地揣摩他们出国的动机,也许国外的教育事业真的比中国高级?
没去成北大中文系后,为了给自己寻觅个好的研究生出路,我离开北京,在本科期间经历了扎实而激情的中美交换生活:在国内读大一大四,在美国读大二大三,时间上一半里一半外,毕业时拿中美双学位。就这样,美国榨干了我最青春洋溢的大学岁月,但我觉得值。
在本科阶段成为美国留学生,这似乎把我原计划中的留学时间提前了。我甚至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开始学着习惯自己的新身份,正视这个在旁人眼中自带联想与质疑的新头衔。
总之,我是幸运的。在较为年轻的时候体验留学生活,使得我的三观在尚未成熟的时候,得到了一次次猛烈地推翻与重建。
既然本科都已经出去了,研究生自然会再出去读了。有时我真在内心鄙视自己:我就是这么免不了俗,面对这个费力费钱的坑,我硬要响应时代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往里跳。
然而,身为过来人,我的留学经验并非是要教后辈们如何用更为优雅的姿势入坑,而是发自肺腑地讲:这坑咱跳就跳了吧,坑挺大,也挺挤的,但,花花世界景色撩人别有洞天,此等好事,我才不会轻易乱说呢!更多留学经验分享,请点击://www.lemaiyaofang.com/
柳橙购买推荐
收起